全球制造业布局
全球制造业布局项目的关键任务是生产和物流网络的最优定位。最重要的项目目标是:支持成长战略、增加各个地点的使用少、减少“零部件运输”、供应链成本和交货期、提高交货速度、履行政治义务,以及更好的应对汇率和市场波动。布局计划的成功取决于多个因素的平衡,而这些因素又需要在每个企业中获得平衡:
- 适当的价值创造深度,以及制造或采购
- 针对技术和制造标准的全球性方法
- 为各布局点分配角色和责任
- 全球能力和投资规划
- 全球采购和本地采购之间的平衡
- 利用所在国的典型、灵活的工具
- 组织方法:总部/地方有着明确角色分配
- 组织单位的统一精简
- 全球培训和专业资格课程
瑞欧盈开发了一种的模块化的全球布局设计方法,其模式已在许多成功的项目中得到验证。
阶段1:网络要求
为了正确定义项目目标,必须根据公司不同职能层次的信息,以结构化的方式来汇总所有的需求。这一流程也适用于一个定制的生产总战略。项目的第一阶段包括对下列因素的分析:
- 区域和产品的战略业务目标、增长和销售目标
- 市场和客户需求,与竞争对手的差异化
- 交货时间、响应能力和成本目标
- 投资组合和服务开发
阶段2:实际绩效和目标绩效
为了跨越网络中实际和目标绩效之间的差距,必须考虑在目前结构中所能达到的潜力,还有通过改变结构或网络而可能产生的潜力。因此,需评估审查在全球的范围内有代表性的一些网点。除了对业务绩效进行标准化审计外,还要对整个供应链进行评价,并开展内部、外部的基准评估。
阶段3:发展前景
未来的布局需要遵从哪些设计准则,这个问题需要从两方面来回答。在规划理想方案时应记录:设计网络的基本原则——愿景。
在后续开发的棕地重建方案中,将根据现有条件和限制条件来测试布局图,并调整布局图,使之成为理想、合适的方案。下一步就是,在不同方面对主要方案进行评价:
- 通用网络模型
- 价值创造的深度、核心竞争力、资源战略、制造或采购
- 工厂和供应商的结构、作用,以及在技术和生产费用上的分配
- 组织结构、直接和间接领域的用人需求、投资和控制方法
- 网络管理和 KPI
阶段4:业务案例、建议和实施计划
重新设计全球制造业布局的可行性商业案例必须符合若干标准。一方面,它必须明确项目的质量提升和战略贡献程度。另一方面,必须量化财务贡献和风险。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回答以下问题:哪些目标和实施战略可提供最佳的成本收入比率?由此需要考虑下列因素:
- 评估受到布局影响的所有成本问题,以及汇率影响
- 对网络和各个分布点的影响
- 投资和执行费用
- 解决方案的质量/对战略定位的贡献
- 可行性和实施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