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降低复杂程度/实现标准化
中国“织造”大获成功
在中国,“德国制造”标签代表着创新能力、高品质以及制造商拥有高超技术。这不仅适用于汽车和家用电器,同样也适用于为全球市场生产从T恤到高级女装的纺织服装机械。但是,这种让纺织机械生产企业至今都获益匪浅的特有专业能力,其安全感正在逐步消退:因为持续的成本压力、加上不断增加的劳动力和能源成本、到处兴起的自动化应用、咄咄逼人的中国竞争对手日益崛起,迫使这个对价格敏感的市场重新定位。这是瑞欧盈常常见到的典型情形。
关注成本降低
起初,该企业(与瑞欧盈一起)选择了一组有望是目标明确的产品。除了减少70%的品种外,还将生产完全迁移到中国并削减10%制造成本。项目组将重点放在几个起始点上:通过引进标准化措施、简化设备的建造结构,以便更灵活地与客户的技术水平相适应。与此同时,也希望能通过向中国新的供应基地高效灵活地采购产品,达到削减成本的目的。总的来说,该公司希望能将选定产品组的成本削减30%,以便在未来的市场保持竞争力,同时实现期望中的规模效益。
最小的批次数量:减少产品种类
这样的目标不能用“现成的”解决方案来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应考虑以独特的方式将机械制造和工艺能力相结合。这就需要对整个纺织流程链有深入了解,以及有关于纺织机械结构的了解。此外,重要的是该公司要生产定制的纺织机械,甚至为某个季节性产品提供完整的生产线。项目团队必须确保第一产品组中的个性化程度较高,并且确保这个示范型的解决方案在整个公司增值网络中可以为人们所理解,并且能实现良好的结果。
四个标准化
如何才能努力减少产品种类,同时又不会影响到为客户提供产品的个性化和多样性?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公司决定与瑞欧盈一起,从四个方面进行整体标准化:
- 战略框架
- 技术概念
- 组织概念
- 变革管理
战略框架
团队最初建立了项目战略性框架,并确定了具体的、定性和定量的标准化目标,特别考虑了影响产品复杂性和产品种类的因素;并仔细厘清了客户的具体要求,以及与预组装、包装和组装过程相关的要求。此外,还审查了订单处理程序,以及中国制造过程的组织结构。瑞欧盈与项目团队一起,为各车间标准化战略创建了共同愿景,并规划了现有的标准化方法。这些结果被引至组件类型和模块标准化的准备阶段。因此,可以在较高的总体水平上为模块定义各种策略,为技术概念的形成提供素材。
技术概念
未来,客户可能需要怎样的差异程度,应该怎样安排相应的标准化产品组合?联合开发的技术概念可以回答这些问题,并且展示怎样设计出合适的标准,以满足减少产品种类、削减成本、提高交货质量的需求。团队同时还考虑到制造、订单处理、采购以及产品组装、质量和成本。来自构建、AV/组装、制造、控制、销售和采购的跨职能团队,被证明是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
中国制造或中国采购
对于将组装工作搬迁至中国的这一计划,该公司还需要一些新的当地供应商,以使公司能够正确地评估“制造或采购”决策,并将其作为降低成本的一步。瑞欧盈的中国员工帮助项目团队与供应商就特定要求进行了沟通,并从瑞欧盈现有的资源网络中选定了理想的供应商。而且,瑞欧盈中国团队再次复核了选定的备选供应商,召集了投标方,提前对他们进行评估。这样,该公司不仅能成功地在8个月内完成项目,在此期间还成功地构建了稳固的供应商基础。
组织概念
由谁来负责组织内的标准工作,并持续发展它们?通过使用相应的组织概念,项目团队下一步是要在公司内部进行落实标准化过程。这样做的关键是将新标准贯彻到现有的客户订单中,并跟踪这些标准在未来的发展,比如在新的市场背景下的进一步发展情况。
变革管理
除了技术方面,该项目实施阶段还涉及到团队组织是否愿意根据新标准进行变革的意愿。特别是,销售团队在与客户对话时,是否能学会按照“符合标准”的方式去思考问题。因为产品种类丰富多样,意味着客户可以选择并在实际上满足几乎任何要求。但是,最佳的方案是提供一个框架——它能够给双方带来最好结果。在瑞欧盈的支持下,公司让员工了解到:当标准化被最大程度地实施执行时,这对内部价值链意味着什么,而标准化可以为日常工作带来怎样积极的影响。